网站导航

新闻中心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
回顾丨12月储能政策
时间:2022-12-21 21:44:48 点击次数:176

回顾丨12月储能政策

原创:双登  日期:2022年12月21日


宏观政策

国家能源局: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


11月28日,国家能源局发布《关于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应并尽并、能并早并有关工作的通知》。文件提出,各电网企业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、电力有序供应前提下,按照“应并尽并、能并早并”原则,对具备并网条件的风电、光伏发电项目,切实采取有效措施,保障及时并网,允许分批并网,不得将全容量建成作为新能源项目并网必要条件。


四部门:在新型储能等领域实施重大工程 推进黄河流域工业发展


12月12日,工信部联合发改委、住建局、水利局四部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黄河流域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。鼓励青海、宁夏等省、区发展储热熔盐和超级电容技术,培育新型电力储能装备。发挥黄河流域大型企业集团示范引领作用,在主要碳排放行业以及可再生能源应用、新型储能、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,实施一批降碳效果突出、带动性强的重大工程。


地方政策



宁夏


到2025年建成5GW储能设施



12月5日,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《宁夏回族自治区可再生能源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的通知。通知中提到,有序扩大电源侧、电网侧、用户侧新型储能商业应用,优先在中卫沙坡头区北部、中宁县北部,吴忠利通区中北部、红寺堡区西北部、盐池县东南部、同心县中部,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南部等新能源富集、电网送出断面受限地区,建设电网区域性共享储能设施。到2025年,力争建成500万千瓦储能设施。




安徽


发布《关于安徽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》



12月7日,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安徽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。通知提出,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微电网、局域网、直流配电网,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,优化源网荷储配置方案,通过虚拟电厂等一体化聚合模式,调动负荷侧调节能力,提升电力设施利用效率。合理配置储能,积极推进风光储、风光火(储)一体化等多能互补项目建设。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,打造长三角千万千瓦级绿色储能基地。




四川


印发《电源电网发展规划(2022-2025)》



规划提出,发挥新型储能灵活调节作用规划建设“新能源+储能” 设施对新增风电、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不低于装机容量10% 、储能时长2小时以上配置新型储能设施为电源顶峰提供备份。在电网末端及偏远地区建设电网侧储能电站鼓励聚合利用不间 断电源、电动汽车、用户侧储能等分散式储能设施向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各环节提供服务,到2025年力争全省新型储能规模达200万千瓦以上。



吉林


电源侧储能配置不低于15%



近日,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《关于印发吉林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(2022—2030年)的通知》。文件提到结合 “陆上风光三峡”调峰需要,优化电源侧储能配置,协调推动新建新能源电站配建储能规模不低于发电装机容量的15%,鼓励已并网项目增建新型储能装置,推动储能和长时间尺度新能源功率预测技术协同应用,确保新能源并网项目配套储能时长超过2小时以上。



重庆


发布《重庆电力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》



12月9日,国家能源局华中监管局发布《重庆电力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》,文件指出,容量0.5万千瓦及以上,持续时间2小时以上的独立储能电站及储能装置可为市场提供调频辅助服务,允许具备提供调频辅助服务能力的储能装置、储能电站与新能源电站联合作为调频辅助服务提供者,包括:风储、光储等。


如果您有任何问题,请跟我们联系!

联系我们
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400-870-8281

扫一扫,关注我们